据金色财经消息,在今天的“2019年第五届区块链全球峰会”上,众多业内知名人士各抒己见、踊跃发言。
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李国权教授进行了名为《普惠链深科技的崛起》的主题演讲。他表示对于当前的热点央行数字货币以及Libra,各国央行的观点趋同:数字版本的央行货币教育实物版本的法币潜在优势;数字版显著加快境内和跨境支付的交易速度,降低交易成本;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可以提供稳定性,同时不必限制私人金融科技在支付领域的创新。 采用央行一般用途电子货币的推手有5方面,支付安全;境内支付效率;普惠金融;落实货币的实施;跨境支付效率。
李国权教授在现场指出:有关电子普惠金融,现阶段,大部分央行清楚发行央行电子货币所面临的挑战,但是并不确信利大于弊。认清好处的绝大部分是新兴经济体。普惠金融给央行创造明确的任务,但目前还缺乏基础设施,这导致了央行电子货币只能带来有限的颠覆作用,同时进一步推动新科技的使用。 同时李国权教授指出:普惠金融的十大推动因素是: 1、高速稳定分布式网状网络接入; 2、互通可执行价值传递门户; 3、用户隐私保护; 4、网络架构安全; 5、开源和可信的分布式治理; 6、数字和UX基础知识; 7、数字身份; 8、易合规; 9、综合数据/先知生态系统; 10、人才、知识和技能
李国权教授还表示,Libra是一种细致的平衡,即没有政府背书或者监管,Libra启动不了;隐私保护是中央权力与其谈判的议价工具;除非人的尊严得到保护,否则是不可能实现以人为本的,这也是中央权力对此类项目最基本的商业道德。
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分析了去中心化交易所重要的原因:去中心化交易所开发多种资产的应用更容易;在合约安全的前提下,没有黑客攻击的风险;一定会持续运行,并且其他可发者可依赖于这个基础设施做应用;减少了去中心化交易所集中权利的风险。
Vitalik Buterin还介绍了未来对以太坊可以有的期待:更好、更可信的数据来源,让应用更好更便捷地与真实世界连接;以太坊上的PoS和分片扩容技术;更多智能钱包、智能融资合约等等;现有的交易所可用零知识证明提高自身的安全性;去中心化应用会比中心化的应用更友好。
万向控股副董事长肖风表示:数字货币使用方面可以从5方面看。1. 银行货币(存款)有存款保险但没有法偿性;2. 互联网货币(移动钱包)却有100%准备金;3. Libra有100%准备金但不是央行监管;4. 建议央行允许有场景和流量的商业机构在央行开户;5. 向央行缴纳100%准备金,兑换央行数字货币。
肖风还表示:新一代的数字金融体系需要区块链和数字货币。数字经济可以理解为以数据为驱动力,把数据模型化,把流程程序化。区块链技术的特性是跨境、跨组织、跨时空、分布式、自组织、去中心、重构商业底层逻辑&改善商业边际效应。数字化技术是跨时空、跨文化、纵向穿透市场层级、横向缩短整个产业链条。数字金融的核心是点对点支付清算和非担保的交易交收,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是目前最好的技术解决方案。如果某个区块链项目应用不能满足区块链技术的三个特性,那么则可以不应用区块链技术。Libra为何采用“协会”的方式,是因为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决定的。当经济全球化2.0发展成为个人全球化,用点对点的支付方式成为必要。